隨著氣溫下降,自北向南越來越多的工地開工受到了影響,未來幾天長江中下游地區將經歷一波大的寒潮,氣溫降至0℃以下,投資者更加關注冬儲對市場的影響,貿易商的冬儲行為是否能讓鋼價上漲的趨勢延續。然而,價格大幅上漲后,當前貿易商主動冬儲意愿并不強,投資者需要降低小口徑無縫鋼管冬儲拉動盤面價格的預期。
“冬儲”顧名思義就是鋼貿商在每年冬季從鋼廠低價買入一些貨囤起來,等來年市場行情啟動,利用市場恢復過程中價格上漲的機會將低價囤貨高價賣出獲利。時至今日,每年仍有不少貿易商聯系鋼廠進行冬儲,目的依然是來年有貨賣,市場有利圖。
隨著國家金融政策調整和行業結構變化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運用,鋼廠和貿易商之間的關系與交易模式發生了變化,冬儲的方式也在不斷升級:原來最簡單的是貿易商自行承擔資金利息到鋼廠鎖價拿貨,等來年漲價銷售獲利;后來演變成貿易商到鋼廠打預付款鎖價,來年拿貨,鋼廠承擔資金利息;再到貿易商到鋼廠打預付款不鎖價,鋼廠保值結算,鋼廠承擔資金利息。驅動模式演變的是國內鋼鐵市場整體產能過剩,鋼廠和貿易商不斷創新和調整企圖達到新的生態平衡。
供給側改革的這幾年,大浪淘沙,淘汰了很多落后的產能和鋼廠,也淘汰了很多經營不善的投機貿易商,留下來的都是高手,于是市場也開始衍生出了新的景象:鋼廠直供終端、期現結合貿易、國企資金托盤、渠道服務貿易等多種多樣的經營方式。隨著金融衍生工具和產業結合度越來越高,部分鋼廠已經開始和貿易商實行期貨點價結算了,行業門檻逐步提升,競爭也更加激烈,價格研判也越來越復雜。
|